一如上次去蔡根老師家中參訪一般,天氣晴,心情也隨之愉悅。進入唐老師家中,映入眼簾是一位名副其實陶藝家的擺設,包括用料土,燒窯,和琳瑯滿目的陶藝作品。談話過程中,知悉了蔡老師和唐老師是摯友,讓我意外,也開始注意兩人不同的地方和彼此的風格。唐老師介紹了許多關於他的作品,其中包含造型特殊,古代用來當鼓的陶器(一時忘記名字),新奇感不斷。
藝術並非是最精細的雕工,而是能完整表達出自己感受的作品。這是唐老師與我們分享的一句話。說真的,許多靈感常是一瞬間、第一刻的感受,在這之後,大多是為求精美而做的加工。很多時候,做畫的感覺一來,便能很快下筆呈現。但當在之後想要再予以雕琢時,常常不能抓到當時的精神。因為此時已不能表現當時感受了。於是我對唐老師這話深感迴響。
但我對唐老師卻持有一不大一樣的看法。唐老師抱著與蔡根老師不大一樣的藝術態度,從而影響了兩人的經濟條件。雖然唐老師認為商品和藝術是不同的分門,並且自己還是有著藝術的堅持,但我覺得,蔡老師的作品充分了表達了自身的生活以及樸素,而唐老師的作品多少受到了自身朝商業發展的影響。但是唐老師對於藝術的態度與技巧是絕對肯定的。
此行,相較於上次,聽到了更多對於藝術的看法以及’’藝術’’本身角色的了解,而且還帶回了一盅唐老師的杯作呢!光是這點,就不枉此行了!
1 則留言:
呵呵~有杯子又有書,真是有看又有拿!!超不好意思的耶~~
張貼留言